• 2015

  • 01-10

  • 02-10

  • 03-10

  • 2016

  • 01-10

  • 02-10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 
政史鉴廉
 
头条新闻
  • 02 2025-11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在延安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 31 2025-10

    从韬奋精神中汲取文化力量

    毛泽东同志以“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韬奋精神进行了概括。韬奋精神蕴含着对人民立场的忠实践行、对公共责任的勇敢担当、对新闻理想的执着坚守、与黑恶势力的不屈斗争,映射出其穿越时空的力量。

  • 17 2025-03

    治本在得人

    中国古人早就明白治国之要首先在于任用人才。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有周王宴会群臣宾客时的一篇《鹿鸣》,就讲身边都是品德高尚的贤能之士,所以事业才能壮大,“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选人用人至关重要,把好政治关则排在选人用人诸多标准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与在推进社会革命中不断注重自我革命、养成众多优良传统有关。

  • 26 2024-07

    清风丨治官事则不营私家

    公私分明养正气,廉洁奉公得人心。公私分明、坦荡做人、谨慎用权,这是最起码的为官品德。公私不分、以公谋私,背离为官者的原则操守,必为百姓所不齿,自然会受到惩戒。

  • 07 2024-07

    清风丨人至官位要缚心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为政者存公心灭私欲,群众才会信赖拥戴。长征时,毛泽东的警卫员仅是为其多领了一些红辣椒,就被酷爱辣椒的主席严令退回;一次,周恩来收到老部下托人送来的一筐橘子,却按照双倍的价钱寄去了钱。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赢得民心、不辱使命的根本所在。

  • 14 2024-06

    为政之要 莫先于用人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五》:“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意思是说,治国理政首要的任务就是选人用人。

  • 17 2024-04

    清风丨卷里圣贤能觌面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读书是件长远的事,“其高不可知”,不论少年中年还是老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指引人们采撷幸福、赢得智慧、获取快乐的重要途径。

  • 01 2023-08

    新四军在盐城的红色印记

    盐城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也是一座浸润着新四军革命文化的英雄之城。抗日战争时期,盐城一度作为当时华中抗日战场的指挥中心,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廉政动态
大案要案
通知公告
政史鉴廉
公正廉评
反腐影视
廉洁教育
纪检采风
廉政文化
纪律红线
地方纪检
监督曝光
反腐舆情
媒体聚焦
政策法规
反贪风云
法制一线
有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