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南方夫子 儒礼弦歌
两千多年来,常熟名贤辈出,绘就了儒礼弦歌赓续相传的生动图谱——有“冒死三疏,名垂天下”的蒋钦、“履方居约,敬慎廉直”的吴讷、“富不爱钱,利在天下”的钱昕、“为政以德,崇文重教”的杨子器等。
问君玉兰花 君言正当时
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常以纯洁的玉兰为意象,表达其高风亮节的品格,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到“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再到“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用花自比。
白居易爱竹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以竹为师,“竹”也成了他自身品行的真实写照。
华夏清明万物生
“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对一个国家而言,政治清明是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发展进步的基础。努力建设乾坤朗朗、海晏河清的清明世界,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
讳贪赃枉法
讳”本身无好坏,关键是动机。如果动机不良,讳名招不来好名声,讳物会被物欲所奴役;如果以“枉法赃”为“讳”,以清廉立身,为百姓谋福祉,其“讳”则能赢得人心、传为美谈。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法。
董必武诗中的“志、力、识”
左宗棠倡导种棉花
同治八年(1869年)十月,左宗棠正式接过陕甘总督关防,广泛动员农民种植棉花、派员到外地精选棉种推广外,官府还出资购置纺车织具,“设局教习纺织”,雇请产棉区有经验的民妇来教习织布技能,提升棉花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