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勤于教诫子弟,在政事、军事之余,写下了《诫子书》等家训经典名篇。其家训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勉子侄成为国之“重器”。二是静学广才,养德明志。三是励精治性,戒逸除骄。
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勤于教诫子弟,在政事、军事之余,写下了《诫子书》等家训经典名篇。其家训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勉子侄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要求过继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后来,诸葛亮有了两个亲生子,即长子诸葛瞻和次子诸葛京。诸葛亮对子侄都很喜欢,希望他们成为国之“重器”。
他在《与兄瑾言子瞻书》中说,诸葛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短短几言生动反映了诸葛亮疼爱儿子的殷殷之情与担心他成不了国家栋梁的隐隐忧心。为了使子侄能成为国之“重器”,诸葛亮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兵战中锻炼成长。他在《与兄瑾言子乔书》中说,诸葛乔本来该回到成都,但现在诸将子弟都要参加后勤运输,我考虑他宜与大家荣辱与共,故现在派其督率五六百名士卒,与各位将军的子弟一起在山谷中运输粮草等军用物资。诸葛乔跟随养父诸葛亮在汉中征战,成长十分迅速。
二是静学广才,养德明志。诸葛亮幼时失去双亲,颠沛流离,经受了许多磨难,这锻炼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在隆中隐居耕读期间,他又提高了自己在道德文章、兵法韬略等方面的修养。他用自己的这些体会训诫子侄,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德、才、学、志的关系。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格高尚的君子的操行,便是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生活节俭来涵养品德。不能淡泊就无法树立远大的理想,不能恬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有安静的心境,而才干必须从学习中得到。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诸葛亮很注意教导子侄立志,在写给外甥庞涣的家信中,他说一个人应“志当存高远”,如果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便会碌碌无为地拘泥于时俗,默默无闻地束缚于情欲,永远处于凡人之中,甚至沦为庸俗下流之辈。
三是励精治性,戒逸除骄。为了树立崇高的志向,使自己成为济世之“重器”,不仅要仰慕学习先贤,而且要加强道德修养。
首先是戒淫慢,“淫慢则不能励精”,只有不骄纵,不淫逸,才能振奋精神,使学问精益求精。第二是戒险躁,“险躁则不能治性”,只有不偏急,不浮躁,才能陶冶性情,使学业日渐进步。第三是生活节俭,恬静寡欲,摒弃私情邪欲。鉴于骄逸损志、奢侈致祸的历史教训,他不为子弟置过多的资产,还曾上书刘禅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第四是“弃疑滞”“去细辟”,就是不多疑固执、不为小事烦恼,以适应各种考验,能屈能伸。最后是广泛地向他人求教,消除怨天尤人的心理。
做到这些以后,“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即使得不到重用,又何损于你高尚的志趣,又何必担忧你的理想不能实现?
在诸葛亮言教与身教的熏陶下,他的子孙们德才兼备,忠君爱国。景耀六年(263),魏将邓艾大举攻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督军与魏战于绵竹。邓艾遗书诱降,他怒斩来使,后来他战败临难死义,年仅37岁。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亦不负国之重恩,驰赴魏军而死。对此,史学家评论道:“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诸葛亮的家训思想影响深远,一直为后人称道,其“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当存高远”等,已成为激励士人修养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