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摘牌”减负常态长效,广东罗定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挂牌备案审批制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部门问责处理,并规范村级APP、工作群40余个,取消点赞转发等“指尖负担”。推动职能部门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智能化创新,在提升便民服务质效的同时让干部“轻装上阵”。
“以前居委会门口挂满牌子,现在只留几块,进门直奔主题,省心多了!”近日,广东省罗定市罗城街道西区居委群众到居委会咨询低保政策,对整治后的居委环境连连点赞。这是罗定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整治“滥挂牌”乱象、为基层减负赋能的一个缩影。
针对基层痛点,罗定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滥挂牌”整治作为纠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抓手,打出“摸底排查、清理规范、长效监管”组合拳。
此前,市纪委监委督导组深入21个镇街指导调研发现,村党群服务中心每间办公室门口都挂满标牌,基层干部反映“台账多、群组多、检查多,有时一天要回复几十条群消息”,不仅消耗干部精力,更让群众办事“找不着北”。
市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挂什么、挂哪里、怎么管”的标准,要求村级组织外部挂牌仅保留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联合社等4块牌子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种标识,其他牌子全部摘除。目前已完成全市336个村(社区)挂牌问题自查清理工作,共清理规范村、社区牌子数669块。
为推动“摘牌”减负常态长效,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挂牌备案审批制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部门问责处理,并规范村级APP、工作群40余个,取消点赞转发等“指尖负担”。推动职能部门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2.0”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智能化创新,在提升便民服务质效的同时让干部“轻装上阵”。
减负的最终目标是让干部回归服务本位。附城街道丰盛村将清理后的空间用于设置“群众说事墙”,群众反映的路灯故障、广场修缮等问题及整改情况直接上墙公示。驻村干部走访群众的频率从每月10户增至30户,村民感慨:“干部身影多了,烦心事解决更快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群从30多个精简至3个,腾出的时间用于推进村级“百千万工程”项目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事。
罗定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推动基层减负从“治标”向“治本”延伸。2024年,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4个,立案15人,党纪政务处分15人,累计整改问题33个。(广东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李文峰)